83 通关大BOSS(1 / 1)

表面上看,朝堂上下都是支持他继续做这个皇帝的,所以他的地位暂时很稳,同时他的心中也很清楚,当朝太后,那个曾经临危将他扶上皇位的女人,才是朱祁镇的亲生母亲,他不敢保证这位威望甚至要胜过他这个皇帝的女人不会有朝一日重新扶正朱祁镇。

因此,当景泰皇帝收到这封秘密奏报的时候,才会显得格外的欣慰,因为写这份密奏的人,并不是他的臣子。

密奏的开篇是两首词,一首叫做《木兰花令》,另外一首叫做《画堂春》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御书房内,只有景泰皇帝一人,景泰帝将这两首词翻来覆去喃喃念了数遍,回味久远。

毫无疑问,能够写出这两首词来的人定然是性情中人,才情中人,而写这两首词的人,他的名字景泰皇帝已经不是第一次看见了,因为从青州递上来的数个奏折中曾经不止一次的提过杨定这个名字,只不过这个杨定并非科举出身,所以景泰皇帝并未记到心里,而这一次,在这份密奏中又提到了杨定,而且只提到了杨定,所以景泰皇帝这一次将杨定这个名字深深的记在了心里!

世人都以为这两首词是萧定所写,可是他却知道这两首词是出自杨定之手,景泰皇帝手上的这份密奏更像是一份举荐信,而举荐的,便是杨定。

这份密奏是神秘的,因为知道这份密奏主人身份的人,都是他最亲的人,而写这个密奏的人,却从未与他、甚至是朱祁镇见过面,或许他们之间永远也不会见面,可是他却不能将这份密奏等闲而视之,因为他也需要培植他的亲信。

武清伯府,镇朔大将军,五军大营右都督石亨威严的坐在大殿的主座上,主座之下,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在向他汇报着军务,而这个年轻人便是卫双!

石亨听着卫双前去青州剿匪的经过,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小小匪患本来就不足为虑,只不过这闹事的打的是大明朝最痛恨的白莲教的名头,这就怪不得石亨不痛下杀手了。

“你想举荐杨定?”石亨看着卫双问道。

“是,卑职想举荐杨定!”

石亨面有为难的说道:“卫双,你是锦衣卫的人,这次剿匪你不过是被本都督暂时借调了过来,之后你还是需要回锦衣卫任职,你若举荐杨定的话,你举荐到你们锦衣卫还是我五军大营?还是举荐他为一个文官?这一点你想过没有?”

“这---?倒是卑职疏忽了!”卫双道。

石亨又道:“刚才听你说这个杨定很有才学,为人做事也甚是机敏,既然这个杨定甚有才学为何不去参加科举?却偏偏来走你的门路?让我看此人或许是有些才学,但是却有些投机取巧了些,你若真想提拔这个杨定,不如给他寻一份美差,让他舒舒服服的过下半辈子也就是了!”

“这---,大都督怕是误会了,这次并不是杨定要走卑职的门路,而是卑职爱惜杨定之才,主动举荐!”卫双道。

“哦?主动举荐?”石亨略一犹豫,卫双乃是虎门将子之后,卫双的祖父历经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五朝,官至金吾左卫、山东指挥同知,现在的山东指挥同知卫勇便是卫青的长子,而卫双的父亲,前段时间更是被他举荐当了都督同知,并且派去了镇守宣府。

可以说卫家在军中的地位树大根深,虽然他靠着土木堡一战和京师保卫一战,得于尚书青睐官至五军大营右都督,而且还封了武清伯,但是卫家的势力却是他必须笼络的,因此既然是卫双要主动举荐的人,他不可能不给面子。

只不过这个杨定看似有才,实则是文不成武不就,石亨还真想不出要将杨定安放在哪里。

“这样吧,明日上殿,你亲自举荐杨定,倒是本都督自会多于杨定说些好话,你觉得如何?”石亨想了想,还是决定趁人之美,成全卫双。

“啊!大都督,卑职亲自在皇上面前举荐杨定?这、这是不是有些不合适?”卫双心中一惊,问道。

“这有何不合适,正所谓举贤不避亲,既然你心中认为杨定是有才之人为何不可像皇上亲自举荐?自土木堡和京师一战之后,我大明良臣能将损失巨多,而本应在景泰二年开设的科举不知为何又被皇上延后了一年,所以现在的大明朝堂急需能臣,你明白了吗?”石亨说道。

卫双心中一动,立刻明白了石亨话中的深意,大明的科举是每三年举行一次,而上次的科举是在正统十三年,正统十四年土木堡大败,景泰帝临危受命继任皇帝,算是结束了正统这个年号。

按照时间推算,景泰二年,也就是今年本应该举行科举,可景泰帝不知为何却在景泰二年出莫名其妙的下了一道旨意要将科举延后一年,表面上看是因为瓦剌攻打京师造成了今年不适合科举,实则不然,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因为正统皇帝突然被接回京,当今皇帝感觉到了帝位的莫大威胁,于是便想着趁机扶持一些自己的势力上台。

而景泰皇帝要扶持自己的势力,最好不要从科举的试子中找,这些读书人三纲五常的大道理深入骨髓,真要执拗起来甚是麻烦,因此像杨定这种人,便有了一丝的机会。

当然,这一些只是卫双的认为,石亨或许也看到了其中的破绽,所以便提议卫双直接在朝堂上举荐人才,至于到时候朝堂上的那些文官集团有多少反对的声音,石亨也打算趁机试探一下。

卫双走出武清伯府,这才回到了自己的家。

卫双先见过了自己的母亲,请了安,这才与公孙奕和杨定见了面,当杨定听到明日卫双打算带他进宫亲自向皇上举荐他的时候,心中不免有些意外,同时还有些小紧张。

在杨定以为,他这次来到京城应该是先谋个差使,然后从最底层一步步的混起,最后没准能够在卫双的帮助下谋求个一官半职,杨定实在没想到卫双竟然会让他一上来就直接打通关大boss。

“杨兄,你也莫要紧张,在下只能在当今圣上面前为你举荐,至于最后会如何,还要看朝堂上诸位大臣的反应,毕竟像这种先例之前虽然有过,但最近几十年却不曾出现过,所以---”卫双道。

“卫大人,在下明白!”杨定连忙说道。

第二日一早,杨定扮做卫双的随从跟随卫双由外皇城而入,一路走来,所过之处都让杨定新奇不已,他原以为他是熟悉紫禁城的,可是等他真的到了大明的皇宫,一切却又显得是那么的陌生。

杨定随着卫双由外城走入内城,又由内城走入皇城,一路上杨定粗略的算了一下,大明朝紫禁城的规模,如果是从内城上算起,至少是故宫的十倍大小,今日当真是让他开了眼界。

卫双将杨定暂时安顿在了千步廊,所谓的千步廊是一条狭长的石路直通承天门前,之后在向左右展开。

千步廊外设有廊房一百多间,可以说这些廊房便是大明朝中心机构的办公场所,乃是真真正正大明朝的行政中心,而杨定,就被卫双安排在了一间廊房之内等候皇帝的召见。

卫双安顿好了杨定之后,便随着一众文武大臣上朝去了,卫双现在的职位是锦衣卫千户,这次上朝他是上交钦差的差事,所以这次卫双是上朝卸任来了。

杨定在一间廊房之外老老实实的坐了近一个时辰,房间里来来往往这么多的公人没有一个人多看他一眼,似乎像杨定这种等候皇上召见的人他们早已司空见惯了,杨定见无人理他,他便起身活动了一下酸麻的腰肢,不知不觉,杨定竟然走出了房间。

看着一排排数百间的房屋,杨定心中感叹这还真是世事变幻,至少在以前他参观故宫的时候,就没有见到这样一排排的房屋。

杨定双目远眺,仔细看了看前方的城墙,半晌之后杨定便有些惊得合不拢嘴了,这一次他终于知道他在什么位置了,原来这千步廊,便是后世的人人所熟悉的那个广场。

我去,他卯时起床,一大早的随着卫双在皇城溜达了近一个时辰,他竟然连真正的紫禁城都没有走进去,怪不得卫双只能将他带到此处,因为严格说来,紫禁城才是真正的皇家禁地。

奉天殿内,景泰皇帝居高而坐,这是至高无双身份的象征,这是他之前从未想过而现在又不愿放弃的一个位置。

这座奉天殿始建于永乐十九年,当时永乐皇帝之使用了四个月便遭了雷火,随后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全部被火烧毁,之后的几十年,大明朝的皇帝便在太和门前听政和颁发诏令,处理政事。

而现在的这所奉天殿与正统五年重修,顺便将华盖、谨身二殿和乾清、坤宁二宫一并修了起来,但是现在的奉天殿已经不能与永乐时期华美富丽的奉天殿相比了,这就好比现在的大明朝,也已经不能与永乐时期的大明朝相比了。

现在的景泰皇帝是充满了抱负的,他自认他的能力要远在他的那个废物哥哥之上,他要重现大明的辉煌,他要让他这一脉,他的子孙名正言顺的继承皇位。

最新小说: 凤九儿战倾城 永恒武道 望门庶女(全本) 宋倾城郁庭川 至尊仙道 慕安安宗政御 名门嫡姝 与君AA 刘玥甄六兮寅肃_ 战神狼王于枫